相關連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504000122-260210

■乳製品產業成為紐西蘭經濟主力,牛奶也被稱為白金,凸顯牛奶對紐國經濟的貢獻。
■White gold, as milk is becoming known in New Zealand, is changing the face of the country.
1814年紐西蘭進口3隻短角乳牛,為酪農產業揭開序幕,如今紐西蘭已是全球最大乳製品出口國,占全球乳製品貿易比重超過三分之一。有白金(white gold)之稱的牛奶被比擬為「中東的石油」,也改寫紐國的經濟。
匯豐控股集團經濟學家布勒翰(Paul Bloxham)表示,「紐西蘭的乳製品產業現已成為鎂光燈的焦點,預期今年紐國的經濟可望突飛猛進,表現超越其他已開發經濟體。」
乳製品創經濟奇蹟
基於紐西蘭乳製品出口值躥揚、房市好轉,以及2011年基督城強震後的重建商機,匯豐預期紐國2014年的國內生產毛額(GDP)可望擴張3.4%,表現超越2013年的2.8%。
由中國消費者所推動的農業革命,讓紐西蘭站上國際舞台,外界對紐國的認識,不再只停在魔幻史詩巨片「魔戒」三部曲的拍攝地點。
紐國每年生產1,900公噸牛乳,其中高達95%外銷。中國現為紐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和貿易夥伴,中國進口的乳製品有65%來自紐西蘭,2013年紐西蘭對中國的出口值年增45%,達99億紐元。
飼養乳牛的經濟價值現已高過食用牛或羊,紐國的乳牛數量較1980年增加1倍,2014年已達650萬頭,同期羊的數量則減半。過去10年來,至少有30萬公頃的農地和林地轉型為乳牛場,使得農地價格大幅走高。
農地價格大幅走高
今日乳製品產業已成為紐西蘭的經濟主力,約占GDP的4%。乳製品產業也推動紐國的資本投資熱潮,現階段紐國正在興建的乳品廠和其他基礎建設計畫,價值達10億紐元。
紐西蘭遊說團體Business NZ執行長歐萊利(Phil O'Reilly)也指出,「卡車車隊擴張也能看出乳製品產業現正蓬勃發展。」
即便外界將紐西蘭的牛奶比擬為「中東的石油」,部分投資人認為紐國乳製品產業難以抵擋外在衝擊,特別是中國,或是乳製品價格下滑風險。
對沖基金SLJ Marco Partners合夥人任永力(Stephen Jen)指出,「紐國的乳製品產業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弱點,這方面與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南歐國家,或是新興市場國家極為相似。」
再者,紐西蘭對單一產業的倚賴逐漸增加。2013年牛奶、奶油和起司出口值達創紀錄的134億紐元,幾乎占該年總出口值的三分之一強。
掌控紐國9成牛奶生產的恆天然合作集團(Fonterra),2013年8月爆發產品遭肉毒桿菌汙染,該公司在亞洲市場大規模召回產品,中國一度暫時禁止恆天然的牛奶進口,讓紐國牛乳製品聲譽遭受重創。
恆天然執行長史畢根斯(Theo Spierings)表示,「公司已經重整旗鼓,預計2014年底之前,我們將比危機爆發前更加穩健。」
畢根斯預期中國對乳製品的需求將有增無減,預料持續受都市化、中產階級崛起和人口老化等因素推動,而且其他亞洲開發中國家對牛奶的需求也將揚升。畢根斯估計,2025年前恆天然的年營收將增加100億紐元,至350億紐元。